信息参考
上海郊区要成“新引擎”
2011-01-17 [关闭]

编者按: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,和交通的改善,上海郊区和市区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,为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压力,未来,上海将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提升城乡统筹水平,构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。坚持城乡一体、均衡发展,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位置,进一步将建设重心转向郊区。全市重大产业、重大基础设施、社会事业等方面将得到支持。

  面对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制约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压力,上海探寻未来城市发展转型之路时,重新将目光投向了中心城区600平方公里之外的土地——郊区。

  权威知情人士透露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上海的发展战略重心将向郊区转移,重点推进新城建设,形成城乡一体、统筹发展的新格局。

  破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

  目前,上海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
  纲要将加大对郊区发展定位、发展策略以及新城建设的阐述,并将明确提出把新城建设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“节点城市”,“十二五”期间建设功能相对独立、产城融合、配套齐全的郊区新城。

  另一参与规划编制的知情人士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,拓展郊区资源已经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必经之路。“相对于浦东开发开放时期,‘十二五’期间上海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瓶颈,这就是‘硬’的空间战略资源有了更多的约束。”该知情人士称。

   “比如说,现在各方面都已经高度意识到郊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场,但是郊区大部分可用土地在‘十五’、‘十一五’期间已经被快速消耗了。”该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,对于这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,如何调整和提升产业能级,如何进行土地归并,就涉及很多法律层面的政策障碍,这也是需要上海在“十二五”期间 率先突破的。

   对此,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认为,“十二五”期间,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考虑如何为上海产业跃升和转型服务。“比如在用地性质方面,上海能否考虑先行先试,将商品房用地划出之后,其余都称为‘产业用地’,这就可以解决原已开发的工业用地不能注册服务业企业问题。”

  防止郊区新城建设“空心化”

  事实上,上海加快推进郊区发展与新城建设,并不仅仅致力于破解土地资源瓶颈。伴随着长三角日益“同城化”的趋势,将新城建设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的“节点城市”,也将成为上海调节城郊人口比重的重要手段。

  上海市政协发布的一项关于人口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,多年以来,上海一直沿着“单核中心”城市的发展模式,常住人口分布向城市中心区域集中的现象非常突出。

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:目前,上海市内环以内区域的常住人口密度高达3万人/平方公里,而外环以外区域为1868/平方公里。

  对此,上海市政协常委、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孟燕表示,尽管上海在“十一五”期间加快了郊区新城的建设步伐,但是由于大型居住区建设与产业布局的结合不够紧密,导致郊区新城建设“空心化”。

  上述调研报告还建议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上海市郊城镇建设不宜“弥漫式”发展,应该有主攻目标。除郊区的新城、新镇规划建设外,要突出建成大虹桥辅城,形成伴随着产业重塑、人口集聚的西上海新区,打通上海联动长三角地区的“西大门”。

  “‘十二五’期间,聚焦大虹桥与淀山湖之间地区,争取建成一个既可以吸引全国及长三角商务人口的集聚区,又可以对中心城具有一定‘反磁力’的新辅城,这将有效吸引中心城区的居住人群,从而较快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过密的分布状态。”孟燕说。

 
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 Copyright © 2000-2008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0864号-1
地址:零陵路635号爱博大厦3楼B座  电话:+86-21-64810204  传真:+86-21-64810324
邮编:200030  邮箱:shglh08@126.com,shglh08@gmail.com  技术支持:群海网络 有情连接:止水钢板 电动吊篮 水处理设备